熊浩:直面你的焦虑! 视频+原文

今天我想讲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在今天这个时代,为什么会遭遇如此多的忧虑?

第二、怎么办?

我们先来说焦虑的原因,我想不同的学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我们今天所身处的、所感受到的各种焦虑,但有一个维度是不可缺失的,那就是精神性的维度。

我想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那个曾经支撑我们的、给我们以确定性和标准价值的那个参考背景逐渐在淡漠和消失。

这么描述可能有点抽象,我说具体一点,如果我们假设,时间往回倒转两三百年,回到中国的古典时代,在那个时代,关于一个人的人生将如何度过,他的彼岸如何设定,他的生命如何成长,确实有一些相对权威而共识性的标准值得我们去依托。

大家看《论语》的时候,还记得吗?打开《论语》,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如果你在古典社会的经典文本中看,你会发现有太多这样的建议,让你的每一段光阴都有沉淀下来的坐标,每一段成长,都有扎扎实实的印记,大师们就好像生命的模版,而我们就好像尘土,我们这一辈子,便是把水加到这个模版中,把自己填进去,希望一点一点凿实、一点一点压迫,让自己和这个模版尽可能无缝的衔接,当你真正和这个模版嵌合时,人生完满。

所以我说啊,在古代的社会,圣人像天上的太阳,我们围太阳旋转,不需自转。这种状态也许让你不舒适、不自由,但没有困扰。

而今天,标准本身都可以再被选择。你个人在现代城市的当下,你可以选吧,儒家、道家、还是佛家?

你可以选吧,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还是社群主义?

想想各位大学生朋友,现在身处的经历,进大学的时候你得选,哪个学校、哪个地域、何种专业。你以为进了学校你就安心了吗?

进了学校还得选,把主要的时间到底是花在学问、成长、恋爱、还是社团?

到了高年级,走向社会,尝试与社会接触,还得选。如果实习的话,是去国企、外企、私企、内企?

毕业的时候,真正的选择才向你扎面而来,你是就业、择业,还是创业,是考公务员,是出国还是考研?

你想一想各位,背后支撑我们的背景在凋落,而我们的选择,却被释放得越来越多,面对此情此景,你怎么可能不焦虑?

 这种慌、这种乱,让我们有时无所适从,怎么办?

一个简单的结论是,用尽你自己的一点点力气,和这个被称作焦虑的东西,完成第一个回合的碰撞与厮杀。我知道你没有把握全然能赢,我知道你没有看到问题的全景,试试看,抬起头,不要躲藏,去迎击它、去面对它、去对话它。

我平常没事的时候,在我个人私人的微博上(友情提示可移步微博:Bearhow😁),经常回答网友们各种各样的提问,很多问题是无厘头的,五花八门的、奇怪的、让你啼笑皆非的。

你问我,有哪些书值得读?我想问你:真的,该读的那些书,你连一本都不知道吗?

你问我,毕业了之后是不是应该出国?我想问你:打开电脑敲击键盘,看一看百度,真的关于出国的利与弊,基本成本的计算,最基本的信息,你真的无法搜集吗?

你问我:学长,偶像找到了女朋友,我该怎么办?我想问你:在你青春的日日夜夜当中,你就没有花过一点点时间,来和自己完成一个稍稍精进的对话吗?你自己到底是要活成偶像的样子,为他去活,还是为你自己去活?

你问我,能不能讲一讲怎么样在陌生人面前侃侃而谈?我想问你:你身边那些飘动的机会,你有一次去争取过吗?比方说老师提问的时候,你举起手来回答,这不就是一个损害非常非常小,但你又可以把握的锻炼自己在众人面前讲话的机会吗?

不要误会,我没有给年轻人太大负担。我没有说,你一定要懂这天底下关于所有问题的答案,我也没有要求一定靠自己的力量就整全回答。我只是好奇,这个问题不就是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你真的没有做过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尝试去回答它吗?

我非常喜欢德国大思想家费希特的一句箴言,他说教育的目的,乃是培养每一个人的自我决定能力。我非常喜欢陆王心学的一个教诲:每一个人,收拾起你的精神,自作主张。

当你把问题抛出来,扔给给我、扔给你的家人、扔给你的长辈、扔给他人,或者悬置而不愿回答、躲藏而不愿面对的时候,麻烦告诉我,你到底是因为这是你真正的问题,你已经尝试解决、尝试面对、尝试努力而未果,确实需要别人的帮助。还是你只是在逃脱,不愿面对。

如果是后者,作为老师的我,感到遗憾乃至心痛。我的学生们,你们的身体里正在被一些力量占据,你毫不自觉,这种力量叫畏缩,叫懒惰,叫愚蠢。支持我们的标准,那些绝对的标准在晃动,而我们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你在今天,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遭遇迎面扑来的各种困惑,此事自然而然。但我想说的是,你有没有可能积攒一点点力量跟勇气,这种力量跟勇气根本不需多,一点点就好。

用这一点点的力量支撑你去完成跟所谓的忧虑、困惑,第一个回合的厮杀,你当然不一定赢,当然结果可能是胜或者败,但是当你真正做这件事,你就会发现你无意间居然推开了一扇门,这扇门叫——独立思考。你无意间居然上了一条路,这条路叫——自我决定。

只有这两个,从你内生发出的力量,才会给予你所谓的持续性的人格成长,最终你是靠人成长,一个更伟大和更有力量的自己,跟所谓的焦虑去对话,听完今天的演讲,没有人能承诺你说此生和平、再不见焦虑,但如果你听完今天的演讲,你真正有些许成长,走在自我决定与独立思考的大路上。

相信我,下一次,即使是在最澎湃的雨夜,你一个人跟所谓的焦虑单独面对的时候,有一束光从你自己的生命中,生发而出。你会拍拍自己的胸膛,然后非常淡定、自信的跟那个所谓的焦虑说:我再不畏惧!

125jz网原创文章。发布者:江山如画,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25jz.com/3129.html

(4)
江山如画的头像江山如画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19年1月5日 下午3:53
下一篇 2019年1月5日 下午4:18

99%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 《如果》-励志诗,迈克尔•杰克逊墓志铭

    《如果》写于1895年,1910年初次发表,是吉卜林写给12岁的儿子约翰的励志诗,字里行间,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爱和期望,然而不幸的是,他的儿子约翰于1915年在“一战”的一场战役中战死。这首诗曾被译成多国语言并选入教材。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常以此勉励自己,激发前进的动力。可以说,这是一首适合所有年龄层的人读的诗,每每读来,细细品尝,都能给予人无限的力量:镇定、自信、坦然、勇敢、执着、谦虚、坚定、宁静……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漫漫人生路,没有谁是容易的,保持成长,积极向上,心怀敬畏,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才是对未来负责!

    2021年10月15日
    1.7K1
  • 要让孩子知道,努力学习是一种责任!(好文推荐)

    人生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学生阶段,学习掌握知识,为他们以后的人生获得成就的能力,就是他们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使命。为了这个使命,他们必须要学习忍耐、学会放弃、学会付出,这不仅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种修炼。 1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国外也一样 纵观我们身边的人,但凡取得一定成就的都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刻…

    2018年11月9日 感悟人生
    3.5K0
  • 人生值得珍藏的80句话

    01.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02.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03.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04.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05.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06.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07.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08.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

    2018年2月21日
    5.0K1
  • 职场人际沟通能力提升的6大法宝-自我修炼

    我们每天都在说话,但不一定会沟通 职场同事之间关系的处理作为职场人际沟通的一部分,是工作中同事之间时刻注意的,也是公司管理中最为棘手的一部分。 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管理者的真正工作就是沟通。不管到了什 么时候,企业管理都离不开沟通。 职场同事沟通是同事之间思想、认识、感情等的传递过程,从而达成一种认识的 聚焦。…

    2021年11月25日
    9180
  • 高考——认真对待眼下的这场考试

    作者:沈章明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高考是人生中的标点符号。 为了画好它,有人认真庄重,一丝不苟,即便是下一秒钟就要进入考场,依然刻苦努力,手不释卷;有人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早就扔掉书本,迫不及待。态度不一,标示出的符号自然也不尽相同。 有人画出的是句号。 漫长的中小学学习生涯行将结束,校内家外走风雨的辛苦奔忙终于熬到尽头。这…

    2021年6月8日
    1.7K0
  • 不要等错过之后,才发现真正的爱(爱情美文)

    朋友,如果你是正在恋爱的人,请你不要成为故事中的角色。如果你不慎饰演了那个男孩的角色,请你悬崖勒马;如果你是那个女孩子的扮演者,也请你再多忍耐一下,再给他次机会,也给自己多个机会,少个痛苦的回忆……

    2018年2月23日
    4.4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