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开展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意义

为什么要开展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意义

原标题:课程思政,一场建构意义的旅程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为知识建构意义”

“人是悬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动物吃饭是为了活着,人吃饭是为了更好的有意义的活着。人比动物优越,人为自己的活动赋予意义,从而让自己所有的活动成为有意义的生活。

三个工人在建筑工地上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头也没抬、不耐烦地说:“没看到吗?我在砌墙。”第二个工人停下手里的活儿,认真地回答:“我在建设一栋大楼”。第三个人停下工作并站起来,把大手一挥,自豪地说:“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十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建筑工地的管理者,第三个工人则成了这个城市的的管理者。

同样的一份活儿,有的人把它当成“上班挣钱,养家糊口”不得不干的工作,越干越龌龊;有的人把它当成“改造世界,实现价值”的事业,越干越伟大。

同样的一门课,有的人把它当成“自己挣工分,学生挣学分”的手段,越教越没劲儿;

有的人把它当成“传播真理,塑造新人”的千秋伟业,越教越带劲儿。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天堂”。沙粒里本无“世界”,树叶里也本无“天堂”,世界和天堂从哪里来?是诗人赋予的。“一课一大道,一讲一明灯”。专业知识和技能里本无“人生大道”与“指路明灯”,它们从哪里来?需要我们老师来赋予和建构。

“学习地理,使我们会用综合和动态的眼光分析问题。地理事物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结果,比如一座城市的形成,可能与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因素有关。因此,我们在考察某一地理事物时,要有综合分析的眼光,把握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地理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有发生、发展的过程,比如城市的发展就可能经历了从村落到城镇,再从城镇到城市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考察某一地理事物时,还必须有动态分析的眼光,探究它的变化历程。”(人教版-初中《地理》第一册)

看,他为“地理”赋予了“世界观”意义——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地理”。

“你可能曾经因为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而喜爱数学,因为遭遇到失败而畏惧数学,甚至因为面临智力的挑战而对数学爱恨交加……事实上,这些都是每一个学习数学的人一定会经历的过程,包括那些成功的数学家。”(人教版-初中《数学》第一册)

看,他为“数学”赋予了“人生观”意义——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成功与挑战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我们要用积极地心态对待数学与人生。

“偏微方程就仿佛每个人的人生,充满了矛盾,但只要抓住主要矛盾,问题就迎刃而解。”(复旦大学锡麟教授)
听,他把数学教出了哲学之味、人生之道。

哲学让地理课更有深度,人生让数学课更有温度。

课程思政,就是要为你的课建构更高层次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要为你的每一堂课赋予更崇高的使命与责任。

如果一个教师只为自己而教,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专家、名师,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马克思);

如果一个学生只为自己而学,他也许能够考100分、拿奖学金、上研究生,然而他感受到的只有“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马克思)。“我们或许没有显赫的背景,但我们可以有奋斗的背影”,我们或许没有“双一流”的层次背景,但我们可以有对工作、对课程的“一流认知”和“一流行动”。

为什么要开展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意义

125jz网原创文章。发布者:江山如画,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25jz.com/10204.html

(5)
江山如画的头像江山如画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2月19日 上午8:46
下一篇 2022年2月19日 下午8:40

99%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印发《关于 “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 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生成日期: 2020-02-24 发文机构: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发文字号: 教研〔2020〕4号 信息类别: 高等教育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社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培养和汇聚具有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的高层次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与发…

    2020年5月27日
    2.2K0
  • 6大能赚钱的自媒体平台推荐

    并不是所有的平台做自媒体都有很好的收益。自媒体还可以赚钱吗? 答案是可以,自媒体的红利时代还没有结束,只不过已进入到下半场,自媒体人要抓住机会,选对平台,还是大有可为的。今天给大家推荐6大自媒体平台,开通收益相对比较容易,又有很大的推广机会。

    2023年2月15日 互联网
    2.2K0
  • 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产学合作、校企合作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产学合作”“校企合作”四个概念虽然都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理论的产物,但在侧重点、定位、适用范围和层次等方面存在差异。 

    2022年5月26日
    8.1K0
  •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典型案例

    一、内容概述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实施,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领悟为主线,在物理知识和传统文化结合的基础上,融入思政元素,使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实现“以物理人”与“以文化人”的结合,达到了科学性、文学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果获得了2019年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1年2月13日
    6.2K0
  • 线上教学情况总结

    线上教学运行期间,我们始终秉持“学生中心,问题导向,持续改进”的工作理念,坚持“一周一总结”“一周一布置”的原则做实做细线上教学工作。继续追求“线上线下同质”的授课目标,抓严抓实“教、学、管、服、督”五个环节,老师们普通反应“网课教学”越来越得心应手,从最开始忙碌紧张的“引用课程”课堂逐渐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质量过硬”的“自建课程”课堂转变,我们不断加强…

    2020年5月21日
    3.6K0
  • 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水平提升从哪些方面开展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标着着酝酿已久的“职教二十条”正式出台。这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职教方案,对于未来5-10年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非常明确的发展目标,其中关于实训基地有了明确的具体建设指标:“打造一批优秀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高水平专业…

    2020年4月22日
    2.2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