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习总书记重要论述作为课堂讨论材料和专业内容的理论总结-农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分享

 

将习总书记重要论述作为课堂讨论材料和专业内容的理论总结-农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分享

从2019年起,教学团队开始重点探索《农业标准化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定位和内容设计,并进行课程教学实践验证,使本课程更加贴近国家大政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方针在农学类课程中的实践。目前,该方面工作仍在研讨、改革中,现将部分经验从以下四方面做出初步总结。

一、主要思路

首先,不喧宾夺主。每门专业课都有自己成熟完善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候,不能改变原有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需要明确专业课主要还是教授专业知识为主,要注意尊重科学知识本身的基本规律,不能把专业知识讲成是思想政治“推导”出来的,要坚持讲清楚科学事实。先进的科学知识也是我们党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撑之一,我们是要在讲清楚专业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到我们党的思想理论体系,让同学们更好的认识到学好科学知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不生搬硬套。作为专业课主讲教师,主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头脑的基础上,更要加强对专业课知识的理解与熟练。要做到深入挖掘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仅需要对专业课知识的熟练掌握,还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指导下,紧密联系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学生需求,在讲解完专业课知识点之后,把专业知识原理与社会实际和学生需求联系起来,这样就不会给人刻意生搬硬套的感觉,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在专业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巧妙设计融入相关思政内容,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讲课教师最好能够记住,口述出来;实在记不住的,可以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键“金句”放在课件上。

二、具体措施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教学内容与思政内容的有机结合。

本课程基于农业标准化的基本知识原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介绍中国以及国际农业发展前沿的方面,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

同时,结合已有教学内容的数据和案例,提出中国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重大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让学生明确未来奋斗的目标,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此外,围绕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以及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大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三、创新点

本课程在专业内容和思政内容相结合的过程中,主要创新点在于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与相关教学内容有机融合。

一是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作为专业内容的理论总结。

将习总书记重要论述作为课堂讨论材料和专业内容的理论总结-农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分享

例如,在绪论部分介绍国内外粮食安全现状与趋势的时候,从世界的视角,重点讲述中国保障自己的粮食安全对于世界的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重要论述,用总书记在山东农科院座谈会上的讲话“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作为该知识点的理论总结。

二是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作为专业问题的课堂讨论材料。

将习总书记重要论述作为课堂讨论材料和专业内容的理论总结-农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分享

例如,在介绍世界土地退化的情况的过程中,以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耕地保护和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重要指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为课堂讨论材料,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要强调“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一些列重要论述,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加深学生对于专业内容的理解。

四、效果及示范推广情况

《农业标准化体系》课程思政建设于2019年初步启动,目前已在2019年秋季学期农学院教学过程中应用,学生在新教学设计下大都反馈“思维水平”有明显提升,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政方针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计划于2020年起,将该课程思政设计应用至本课程在全院的教学当中,并将建设经验向农学类相关专业课程推广。

125jz网原创文章。发布者:江山如画,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25jz.com/9312.html

(0)
上一篇 2021年2月23日 上午9:14
下一篇 2021年2月23日 上午9:43

99%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 停课不停学,这些平台在疫情防控期间支持高校在线教学(附22个平台链接)

    在线课程平台在疫情防控期间支持高校在线教学服务方案信息汇总表 序号 平台名称 主办单位 服务对象 服务内容简述 平台链接地址 1 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 高等教育出版社、网易有道 全国高校师生及所有社会公众     疫情期间向全国高校免费提供以下服务: 1.课程资源服务:8000余门优质在线课程资源,涵盖本科12个学科门类所有专业类、专科18个专业大类;…

    2020年2月6日
    5.0K0
  • 本科教育“增负”,严把毕业出口关,取消“清考”,文凭难“混”

    原文标题:重拳频出,能否治好本科教育这些“病”?   问题 学生不爱学,本科四年成“放羊”   对策 加强过程管理,文凭难“混” 华中科技大学将18名学分不达标的学生从本科转到专科一事,引起公众极大关注。 打游戏、谈恋爱,考试随便应付下就“及格万岁”,甚至“多一分都是浪费”——这种被一些人视作“幸福”的大学生活即将成为追忆。 近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高…

    2018年12月19日
    1.6K0
  • 高考志愿报名:多少分能上人工智能专业,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名单

    高考分数已出,很多考生在选择学校上面临诸多问题。人工智能作为时代的发展趋势,受到很多考生和家长的关注。高考志愿报名:多少分能上人工智能专业,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有哪些呢? 中国网页设计给大家分析一下。 先来看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有哪些? 2018年国内35所高校获得首批人工智能专业建设资格。 新增的35所高校名单 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

    2019年7月1日
    2.5K0
  • 教育部:向高校免费开放2.4万余门在线课程(附22个平台链接)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高校的正常开学和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2月5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提出,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 据悉,截至2月2日,教育部组织了22个在线课程平台制定了多样化在线教学解决方案,免费开放包括1…

    2020年2月7日
    2.7K0
  •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拟立项名单-从已立项课题中找参考

    序号 课题类别 题目名称 申报单位 1 重大 中国共产党与山东百年教育发展研究 齐鲁师范学院 2 重大 山东省高等教育规模、结构的适应性研究 济南大学 3 重大 职业教育对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的实证研究 滨州职业学院 4 重大 基于脑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5 重点 “五育”融合的校本化实施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 6 重点 人工…

    2021年11月29日
    2.0K0
  • 2021年全国教育部审批新增本科前五位专业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 2020年共有130所高校申请的“人工智能”专业通过教育部备案,成为年度高校新增最“热门”的专业。 高校专业的调整,往往与社会对人才需求有关。

    2021年3月25日
    953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