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答改名在行一点,姬十三:2018年知识经济时代将会来临

姬十三判断,2018年知识经济时代将会来临,背后的两个红利在于:知识交易的基础框架已经成熟,终身学习成为千万人群的习惯,“知识经济这个市场,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千亿到万亿级的机会。

分答改名在行一点,姬十三:2018年知识经济时代将会来临

姬十三:人物背景
嵇晓华,网名姬十三,果壳网、分答创始人。
生于舟山,现居北京。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于复旦大学获神经生物学博士。
2010年11月,创办国内最为知名的大众科学网站果壳网,致力于让科学流行起来。
2016年5月带领团队成功孵化付费语音问答「分答」。号召人们利用碎片时间快速咨询,让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进行变现和交易。
上线仅42天,获1.67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元璟资本、红杉资本、王思聪和罗辑思维,估值超1亿美金。2016年3月,姬十三当选2016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

“分答”正式更名为“在行一点”

2月6日,在分答品牌升级发布会上,该品牌创始人姬十三宣布,“分答”正式更名为“在行一点”,将分答原本付费语音问答的功能装了进来,并将产品服务划分为四类:问、讲、课、班,提供从1分钟快问快答、30分钟精讲到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的系统学习内容,主打“在线知识精讲”模式和“人生攻略”内容。

在发布会上,姬十三还介绍,将在2018年签约100位“行家”,共同进行知识输出内容的全方位的品牌打造。

姬十三判断,2018年知识经济时代将会来临,背后的两个红利在于:知识交易的基础框架已经成熟,终身学习成为千万人群的习惯,“知识经济这个市场,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千亿到万亿级的机会。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内容行业你很难想象垄断在几家公司手里,这里面一定是5到10家以上公司的机会。”

“在行”是用户和专业“行家”线下一对一约见的平台,孵化出的在线语音问答产品“分答”在2016年爆红,拿下了红杉资本和腾讯的A轮和A+轮融资。在这一年,分答的爆火让知识付费的概念被广为讨论,一大批知识付费产品涌现。不过,在2016年8月,分答遭遇“黑天鹅”,关闭并下线调整了48天时间。

在回归后,分答开始转向,不再仅仅局限于1分钟的在线语音问答,而是推出了30分钟的专家精讲功能“小讲”,聚焦于职场、理财等生活场景,侧重实用性和效果。随后分答又推出了社区,不过没多久,网红Papi酱停更分答社区的消息,又让这家知识付费的探索先驱走向了风口浪尖。

这不是姬十三第一次创业。从2010年创立果壳网开始,生物学博士姬十三就在做知识分享这件事情,果壳做了慕课,而后姬十三又独立带团队做了知识付费平台在行和分答。尽管曲折,但在姬十三看来,随着知识付费交易习惯和规则的确立,以及终身学习意识的不断加强,使得知识经济将在2018年得到爆发。

一个迹象就是,除了“在行一点”,办公室位于其隔壁的“得到”,已经走到上市前的关口,越来越多的巨头也开始入局知识付费的游戏。豆瓣推出了针对文艺青年的知识付费产品“豆瓣时间”,百度推出“百度小课”,微博也有“微博问答”,就连咪蒙、新世相这样的自媒体大号,也开始推出培训类的内容产品。参与者越来越多,行业规则和用户习惯也随之培养起来,39元买升职加薪的秘籍,或是99元订阅一年大家专栏……这样的交易模式似乎越来越被用户所接受。

2月7日,姬十三在“在行一点”办公室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谈了谈知识经济探索过程中的“坑”与收获。

知识付费到知识经济

如果说在行分答是中国知识付费探索的先驱,那么北京朝阳区的朗园被戏称做中国知识付费的“延安”。

这里有姬十三的果壳网和在行分答。在行分答隔壁,是罗振宇的得到,从罗胖个人IP罗辑思维开始,得到在这两年依靠知识付费迅速发展,已被传出达到70亿估值并将于2019年上市。有意思的是,这两家公司都拿到了红杉资本的投资。在朗园,你还可以碰到咪蒙团队。咪蒙最近推出了“教你月薪5万”的课程,号称3年后薪水涨幅没有超过50%,课程费用将双倍退款。

随着用户为正版视频、音乐而购买会员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到当前这个时点,为有价值的互联网内容进行付费好像已经不再是个问题。

“过去有很多机构统计过,在过去的两年里面,曾经在网络上面为知识付费付过费的用户,有数据说5000万,有数据可能说两三千万。不管怎么样,(付过费的用户)是一个千万级别的,千万级别的用户曾经为这种虚拟的产品买过单。”姬十三说,“到2018年,我觉得应该会有千万级的用户为知识产品一年花个几百块钱,当做日常行为。”

姬十三判断,2018年知识经济时代将会来临,背后的两个红利在于:知识交易的基础框架已经成熟,终身学习成为千万人群的习惯,“知识经济这个市场,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千亿到万亿级的机会。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内容行业你很难想象垄断在几家公司手里,这里面一定是5到10家以上公司的机会。”

可见的是,从国外的Coursera、Udacity,到国内的网易云课堂、果壳MOOC、沪江,都在做各种各样的网课,从“在行一点”、“得到”到喜马拉雅、荔枝微课、豆瓣时间,都在做不同形式的付费知识分享。

中国最大的教育培训公司之一好未来(NYSE: TAL)投资了姬十三创办的果壳网。据姬十三介绍,在今年好未来的投资年会上,“他们有个私下的判断,觉得未来在整个大的教育行业,在中国百亿美金的公司应该会有百家左右,那大概就是今天的十倍以上,10亿美金的公司大概会有几百家到千家。 ”

为“成功学”付费

但难度在于,什么内容是有价值的。

姬十三提到了“人生攻略”这个概念,“在行一点”上的内容围绕着人生每一个重要的场景,内容以“变强大”“变有钱”“变有趣”为分类, “猜你喜欢”一栏推荐的是:怎样买对人生的第一套房、恋爱聊与撩:快速脱单必修课……

在“得到”App上,话题则更抽象和宏观一点,但也离不开理财、训练幽默感、如何高效学习。咪蒙和新世相这类坐拥百万、千万粉丝量级的公号,推出的知识付费产品也紧紧围绕“职场”和“加薪”。

这些内容瞄准了现代社会人内心的焦虑感,试图填补的是大学课堂里不太涉及的内容:如何与领导相处,如何实现中年职场转型,甚至如何与异性相处。

姬十三回忆,在2013年和团队研究在线教育时,曾和几位产品经理去北京几所大学卧底,“(我们)和学生一起吃住睡,他们困扰的不是怎么学习,而是学习能干什么,但凡知道方向,就能知道在大学里面怎么用力气。”姬十三说。

在采访时,姬十三再次和澎湃新闻记者强调,这些“人生攻略”指南,“首先这些东西是重要的,每个人真的都关心。但是由于过去出现一些速成的、不计效果、只重噱头的内容跟课程,使这个行业被歪曲了。但这些内容是每个人确实关心的内容……如果我们能把这个事情做好,那也算是一个功劳。所以后来我们就做这个事情,把它定义成‘人生攻略’。”

围绕“人生攻略”,“在行一点”推出了“问、讲、课、班”四类不同时长和深度的服务,目前已经推出的课有漫画家慕容引刀的《极简西方美术史》,表达和演讲专家寺昆老西的《职场人必备表达演讲课》等。在发布会上,姬十三提到“课”将会和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的老师进行合作,推出更针对“社会人”的课程内容。

“课今天是十个左右,我希望最终能够到50左右不停地滚动。班大概应该也会到50到100(个)左右。……到这个量级的时候,你到“在行一点”上来,基本上人生方方面面的场景,不同颗粒度大小的知识,就都能够得到。”姬十三说,做到这些大概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

争夺“行家”

“行家”是姬十三做在行时,对这类有着专业技能并愿意分享的人群的称呼,他们如今成为了知识付费的内容提供主体,“在行”上的行家除了商业大咖、律师,还有收纳专家、形象设计师、标本制作师,以及一切你能想到或是想象不到的各领域达人。

就像是视频平台争抢版权、音乐平台为音乐版权而面红耳赤,知识付费品牌之间对“行家”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了。抢人从来不是个新鲜事,今日头条在做悟空问答时,就签走了不少从知乎上走红的大V,新世相做读书会,邀请了不少高校教授、作家来做读书付费社区产品,却遭到“得到”定点抢夺。大学教授,成为了所有知识付费品牌下一步挖掘的重点,一场抢人大战已经打响。

不过,在姬十三看来,知识付费领域的“抢人大战”尚未“严重”,而知识付费行业也不会走向寡头垄断,而是5家到10家的机会。

但“在行一点”在2018年签约100位行家的计划,仍然是签署的独占协议。“愿意投入的人我们才会给他做。当然早期也走过一些弯路,弯路就是其实并不知道投入有多大,我们觉得投入是大的,行家也答应了,但其实做的时候就会超出他的想象。”姬十三说,“所以确定能够一起进入折磨过程的人,我们才会真的往前走。”

分答在2016年的爆红,离不开王思聪、章子怡、李银河等名人纷纷入驻的“噱头”。但知识精讲不同于1分钟的语音问答,名人已不再是在行一点的策略重点。“如果行家没有办法拿出好的产品,其实不管他名气多大,转化率其实都会堪忧。”姬十三说。

附:2月7日,澎湃新闻独家专访果壳网、在行一点创始人姬十三

略经澎湃新闻记者编辑

澎湃新闻:为什么会用“在行一点”这个名字?

姬十三:首先是想用在行这个品牌去统一所有的服务,所以要用在行这个词。包括我们最近做知识小程序也用了“我最在行”,其实是用这么一个出发点。 因为“在行一点”是一个俗语,它是有一个既定的词,但这个词又不太常用,所以觉得还挺顺口,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帮助用户每天“在行一点”。

澎湃新闻:你从哪些维度来判断用户已经养成知识付费的习惯?

姬十三:整体其实就是数量。过去有很多机构统计过,在过去的两年里面,曾经在网络上为知识付费付过费的用户,有数据说5000万,有数据可能说两三千万,不管怎么样,(付过费的用户)是一个千万级别的,千万级别的人曾经为这种虚拟的产品买过单。

本文转载自 澎湃新闻,原文链接: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章转载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敬请告知我们更正或删除。
(0)
上一篇 2018年2月12日 下午8:39
下一篇 2018年2月13日 上午11:00

99%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 看到央视春晚节目单,震惊了!山东师范大学这么牛

    又是除夕,寅虎辞旧岁,卯兔报春来。 突显“欢乐吉祥、喜气洋洋”总基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正式发布。 在这份中华儿女最重大节日的晚会节目单中,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学校:山东师范大学 开场重头戏,成龙大哥领头,众星云集全唱的《花开种花家》,舞蹈:山东师范大学 第二个节目《开饭,开fun》,舞蹈第一位又是:山东师范大学 再向下看,歌曲《小…

    2023年1月21日
    6920
  • 教育教学课题选题参考—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拟立项名单

    序号 课题类别 题目名称 1 重大 山东省高校创新力评价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2 重大 新时代山东省高等师范教育深化改革研究 3 重大 山东省“双通制”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4 重大 山东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研究 5 重大 十四五山东省学龄人口变动与学校布局调整预测研究 6 重大 山东省深化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跟踪评估与动态调整研究 7 重大 针对重大公…

    2021年9月8日
    2.1K0
  • 鱼翅(鲨鱼的鳍)可能导致不孕、老年痴呆,河豚含剧毒,0.5mg可致人于死命-《鱼类学》课程思政建设典型案例

    一、课程思政建设内容概述 “课程思政”就是在加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建设之外,充分调动各专业课程思想政治育人元素,在实施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渗透其中。 中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水产养殖业发展关键环节之一。高素质的人才除了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

    2021年2月23日
    1.2K0
  • 山东混合所有制办学典型案例-山东海事职业学院

    近年来,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亮点,为全国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经验和理论支撑,为各级政府改革政策出台提供了支持。 2020年4月21日,山东省教育厅(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发布2020年第13期教育工作简报。其中,学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案例《混合所有制激发办学活力》在此次简报“职教高地在行…

    2020年10月6日
    2.9K0
  • 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条件-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 (教高厅[2004]16号) 附件——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及内涵教育部办公厅 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 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 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

    2021年3月29日
    1.1K1
  • 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2020年注册入学指南

    一、考生条件 参加我省 2020 年春季高考、夏季高考,在普通高校统一招生录取时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申请我院本次注册入学招生。 二、志愿设置 考生只填报 1 次注册入学志愿。夏季高考普通类实行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 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 个志愿。普通类考生填报志愿的数量最多不超过 96 个。春季高考考生为专业类别内平行志愿…

    2020年10月10日
    2.0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