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经验交流-文化与传媒学院教研活动经验

线上教学经验交流-文化与传媒学院教研活动经验

2 个月的线上教学必然伴随着 2 个月的线上教研。在这一特殊时期,如何做到不停学不停研其实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意义的问题。刚刚过去的两个月里,我们从尝试到调整到已然形成规范的状态,实在是经历了太多,这里我将其立足于一个“云”字给大家展开分享一下。

云指挥,明方向;云参与,共谋划;云执行,提效率;云反馈,促完善。

首先,教研云指挥,明方向。

这项任务主要落在我们学院张院长和李院长的肩上。从 2 月中旬开始,受疫情影响,我们老师都接到了要开启线上教学模式的任务,带着许多疑虑与不安,一步一步试探在这个全新的教学模式边缘。也正是此刻,两位院长为了让我们明晰任务、明确方向,借助腾讯会议等线上会议平台给我们交代工作、提出要求,并且为了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地了解各个专业的线上教研问题及应对方法,两位院长会线上参与我们的每一次教研会议——广电、新闻、汉语言等专业不同,发展方向必然存在差异,方向指挥上必然也需要更具有针对性。其中,让我个人体验良好的是,两位院长在参与我们教研会议时,他们一方面会充分听取我们每位老师的发言,尊重专业教研自主性,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充分参与进来,在我们教研会议最后为我们总结,为我们的专业建设、教学问题以及老师在自身发展方面出谋划策,不让每一位老师在云端掉队。

第二,是云参与,共谋划。

这主要指任务由教学办下达至教研室时,教研室的相关工作。这里我们几乎是做到了天天有参与、周周有主题、月月有成绩。
所以,在线上教学工作开始之初,我们教研室群里的互动就没有停歇过。

教学上,各位老师更是主动建群,同上一门课、同上一类课的老师都主动搭建自己的群聊,共同商定上课内容、上课方式、应对问题的解答。比如我知道的几个教研室老师,就有建微信小群聊,日常探讨教学问题,社交软件上大家言语随意欢快,信息传达通畅,将教研看作是每天的一项交流日程。

如果说小群体的交流是日常,那教研室的主题交流便是必备的了。虽然大家不能身处同一个屋檐下面对面交谈,但教研室的主题交流却显得更加通畅。隔着屏幕,每个人似乎都更敢更有机会更放得开地去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必拘泥于对面那个人脸色如何。所以,趁此机会,我们每个教研室都将自己的教研活动做的更规范化:设置了固定的教研会议日期,每次开会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借助云之家、腾讯会议等线上平台,从刚开学的线上疑难解答到后来的线上经验交流(老师们会针对学生的一些难以把控的状况共同探讨应对措施),以及后来的培养方案修改集体讨论,再到后期的“名师在线谈教学”主题学习汇报等,这让我们学院的每个教研室的交流不是生硬的为开会而开会,更多的是大家有话要说,所以要一起冒泡聚聚。主题性引导真的非常有必要。

最后,在如此顺畅的云端沟通参与,一起出点子想办法,两个月线上教研,已经能够看到了所得的成效、日益规范有效的线上教学的开展;文传全院逐步完善的本专科培养方案的制定;优质课程建设的初步申报等等,这些既是我们最终的成果更是我们开始的动力。

第三,云执行,提效率。

第三点可谓是前两者有序开展的必然结果。学院领导明确的任务下达,教学办合理的分配落实,教研室老师积极参与研讨,共同执行;这看似简单的流程线,却饱含着对每一个环节的严格要求。正因为我们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每个人都守好自己的关卡,所以这条线才能通畅无比。

哪怕是在执行过程中,一些老教授因为对线上教学的方式接受比较慢,但也都积极学习,投身线上教研事业中。年轻老师则是不厌其烦,各种化身主播给老教授们演示,标注,帮他们理清线上教学中的各种流程-注意事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相应的解决办法等等。

所谓的提效率,就是这么来的,都说以老带新,现状看来,其实以新带老更难,但我们需要完成教学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所以,大家就要克服困难,困难克服了,效率就提上来了。

最后便是云反馈,促完善。

在这里我只提两条路径,自下而上的反馈路径和自上而下的反馈路径——都传达畅通了,工作才能完善好了。

自下而上有两条:老师的,专业的;大多数的意见传达畅通了,我们才能更好的集思广益,才能更好的共同协商;

自上而下的在我看来可以都归结为一条:教务部门的;只有上面的反馈下达畅通了,我们的方向才能清晰,执行地更高效。
而这两个月里,文传学院各教研室借助新媒体的信息传达、会议开展,积极听取专业教师的观点、意见,集体讨论,集体审核;积极将教务部门的指示传达给老师们,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教研活动的每个环节。

举个例子:培养方案的修订,其实就能很好地看出来。与其说,我们的培养方案是专业负责人起草院长审核提交由教务处反馈回来的,不如说这是我们群众的成果,因为每个老师都参与进了这份工作的意见探讨中。

这大大转变了我之前的一些观念:因为,我刚踏入高校工作时,总觉得定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都是领导的事儿,是专业负责人的,院长的;但是现在我不这么觉得,尤其是这 2 个月里,两条路径的打通,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每位老师都要去做,否则,你只是一个教课的机器,而不是教学的老师。

所以,这两个月的云端漫步,我们文传学院围绕这四点有条不紊地开展着,不仅没让我们每一位老师掉队,坠落,反而让我们在自己的职业前进过程中看到了经历到了之前所不曾有的职业体会。

所以,我感触的就这么多,能挖掘的也就这么多,希望这份我们文传的线上教研总结能给咱们其他学院老师提供到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大家能借鉴是我们的荣幸,教情不同用不上的话那就咱们百花齐放。

125jz网原创文章。发布者:江山如画,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25jz.com/6365.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19日 上午10:08
下一篇 2020年5月19日 下午8:42

99%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 工学院2019-2020-2学期线上教学总结

    受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工学院全校师生坚持按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原则,开展各式各样的线上教学活动,保证各项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现就本学期“在线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总体情况 按照学校下发的“济南大学泉城学院线上教学质量管理规定”和“济南大学泉城学院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线上教学工作指导意见”的线上教学要求,工学院有条不紊…

    2020年7月20日
    1.0K0
  • 基于OBE和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标分解

    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专业定位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跟国家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依托北京交通大学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发挥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办学特色,面向软件产业发展的需求,以提升专业素质为根本、以培养软件工程能力为核心、以掌握胜任角色岗位所需知识与技术为目标,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工程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软件工程人才,逐步增强专业优…

    2021年4月18日
    1.3K0
  • 高效团队管理课程一:团队管理入门(免费分享)

    团队存在的价值——应变与创新 团队的实践 团队目标的实现:数量、成本、效率、程序、新产品、客户满意 顾客满意:数量、性能、品种、价格、质量、服务、速度 企业长期赢利 和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团队 团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通过彼此协调各自的活动来最终实现共同的目标。 团队与群体的异同 目标 团队成员参与目标的制定 团队的目标与团队成员的个体目标高度相关 成员…

    2020年5月18日
    1.6K0
  • 教育部认可的57项(新增13项)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名单,赛事简介和网址

    2021年3月9日,全国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委员会会议在杭州召开。 会上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新增13项竞赛纳入2020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榜单内已有竞赛的子赛纳入但不计算竞赛项目数)。 纳入排行榜的全部竞赛项目共57项。 57项赛事的名单 各项赛事的简介和网址 一、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

    2021年4月19日
    13.3K0
  •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印发《关于 “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 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生成日期: 2020-02-24 发文机构: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发文字号: 教研〔2020〕4号 信息类别: 高等教育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社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培养和汇聚具有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的高层次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与发…

    2020年5月27日
    1.2K0
  • 遇见更好的课堂 ——如何制作微课、慕课

    遇见更好的课堂 ——微课、慕课设计实训高级研修班 培训所有资料及工具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f2Mb3rVQ50S0lfF-tnCKQ 密码:t5dl 相关教程: 如何使用微信笔记做记录? 中国慕课—在线开放课程已达5000门,总量居世界第一 这样办公so easy!-多人协作、实时共享的”在线Excel” 二维码在…

    互联网 2018年4月18日
    2.3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