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经验交流-文化与传媒学院教研活动经验

线上教学经验交流-文化与传媒学院教研活动经验

2 个月的线上教学必然伴随着 2 个月的线上教研。在这一特殊时期,如何做到不停学不停研其实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意义的问题。刚刚过去的两个月里,我们从尝试到调整到已然形成规范的状态,实在是经历了太多,这里我将其立足于一个“云”字给大家展开分享一下。

云指挥,明方向;云参与,共谋划;云执行,提效率;云反馈,促完善。

首先,教研云指挥,明方向。

这项任务主要落在我们学院张院长和李院长的肩上。从 2 月中旬开始,受疫情影响,我们老师都接到了要开启线上教学模式的任务,带着许多疑虑与不安,一步一步试探在这个全新的教学模式边缘。也正是此刻,两位院长为了让我们明晰任务、明确方向,借助腾讯会议等线上会议平台给我们交代工作、提出要求,并且为了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地了解各个专业的线上教研问题及应对方法,两位院长会线上参与我们的每一次教研会议——广电、新闻、汉语言等专业不同,发展方向必然存在差异,方向指挥上必然也需要更具有针对性。其中,让我个人体验良好的是,两位院长在参与我们教研会议时,他们一方面会充分听取我们每位老师的发言,尊重专业教研自主性,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充分参与进来,在我们教研会议最后为我们总结,为我们的专业建设、教学问题以及老师在自身发展方面出谋划策,不让每一位老师在云端掉队。

第二,是云参与,共谋划。

这主要指任务由教学办下达至教研室时,教研室的相关工作。这里我们几乎是做到了天天有参与、周周有主题、月月有成绩。
所以,在线上教学工作开始之初,我们教研室群里的互动就没有停歇过。

教学上,各位老师更是主动建群,同上一门课、同上一类课的老师都主动搭建自己的群聊,共同商定上课内容、上课方式、应对问题的解答。比如我知道的几个教研室老师,就有建微信小群聊,日常探讨教学问题,社交软件上大家言语随意欢快,信息传达通畅,将教研看作是每天的一项交流日程。

如果说小群体的交流是日常,那教研室的主题交流便是必备的了。虽然大家不能身处同一个屋檐下面对面交谈,但教研室的主题交流却显得更加通畅。隔着屏幕,每个人似乎都更敢更有机会更放得开地去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必拘泥于对面那个人脸色如何。所以,趁此机会,我们每个教研室都将自己的教研活动做的更规范化:设置了固定的教研会议日期,每次开会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借助云之家、腾讯会议等线上平台,从刚开学的线上疑难解答到后来的线上经验交流(老师们会针对学生的一些难以把控的状况共同探讨应对措施),以及后来的培养方案修改集体讨论,再到后期的“名师在线谈教学”主题学习汇报等,这让我们学院的每个教研室的交流不是生硬的为开会而开会,更多的是大家有话要说,所以要一起冒泡聚聚。主题性引导真的非常有必要。

最后,在如此顺畅的云端沟通参与,一起出点子想办法,两个月线上教研,已经能够看到了所得的成效、日益规范有效的线上教学的开展;文传全院逐步完善的本专科培养方案的制定;优质课程建设的初步申报等等,这些既是我们最终的成果更是我们开始的动力。

第三,云执行,提效率。

第三点可谓是前两者有序开展的必然结果。学院领导明确的任务下达,教学办合理的分配落实,教研室老师积极参与研讨,共同执行;这看似简单的流程线,却饱含着对每一个环节的严格要求。正因为我们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每个人都守好自己的关卡,所以这条线才能通畅无比。

哪怕是在执行过程中,一些老教授因为对线上教学的方式接受比较慢,但也都积极学习,投身线上教研事业中。年轻老师则是不厌其烦,各种化身主播给老教授们演示,标注,帮他们理清线上教学中的各种流程-注意事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相应的解决办法等等。

所谓的提效率,就是这么来的,都说以老带新,现状看来,其实以新带老更难,但我们需要完成教学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所以,大家就要克服困难,困难克服了,效率就提上来了。

最后便是云反馈,促完善。

在这里我只提两条路径,自下而上的反馈路径和自上而下的反馈路径——都传达畅通了,工作才能完善好了。

自下而上有两条:老师的,专业的;大多数的意见传达畅通了,我们才能更好的集思广益,才能更好的共同协商;

自上而下的在我看来可以都归结为一条:教务部门的;只有上面的反馈下达畅通了,我们的方向才能清晰,执行地更高效。
而这两个月里,文传学院各教研室借助新媒体的信息传达、会议开展,积极听取专业教师的观点、意见,集体讨论,集体审核;积极将教务部门的指示传达给老师们,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教研活动的每个环节。

举个例子:培养方案的修订,其实就能很好地看出来。与其说,我们的培养方案是专业负责人起草院长审核提交由教务处反馈回来的,不如说这是我们群众的成果,因为每个老师都参与进了这份工作的意见探讨中。

这大大转变了我之前的一些观念:因为,我刚踏入高校工作时,总觉得定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都是领导的事儿,是专业负责人的,院长的;但是现在我不这么觉得,尤其是这 2 个月里,两条路径的打通,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每位老师都要去做,否则,你只是一个教课的机器,而不是教学的老师。

所以,这两个月的云端漫步,我们文传学院围绕这四点有条不紊地开展着,不仅没让我们每一位老师掉队,坠落,反而让我们在自己的职业前进过程中看到了经历到了之前所不曾有的职业体会。

所以,我感触的就这么多,能挖掘的也就这么多,希望这份我们文传的线上教研总结能给咱们其他学院老师提供到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大家能借鉴是我们的荣幸,教情不同用不上的话那就咱们百花齐放。

125jz网原创文章。发布者:江山如画,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25jz.com/6365.html

(0)
江山如画的头像江山如画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0年5月19日 上午10:08
下一篇 2020年5月19日 下午8:42

99%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 2021年度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拟立项名单

    2021年度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拟立项名单公示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类别 1 “17+1合作”框架下山东省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 重点课题 2 “四史”论域下胶东红色资源引入驻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重点课题 3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高校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研究 重点课题 4 以学生为中心的药学应用型人才的“序贯式+” 分类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重点课…

    2021年9月18日
    5.7K0
  • 霍金为什么这么伟大,霍金最伟大的贡献

    斯蒂芬·威廉·霍金简介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1963年,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 197…

    2020年2月23日
    5.2K0
  • 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及教学设计

    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 浙江万里学院: 《造型语言——质感》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课程融合了专业要求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相关内容,贯穿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始终,对于培养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形式美法则、造型美感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由普遍的写实技能向抽象组织规律转变的重要桥梁。 课程组根据《造型语言——质感》课程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

    2019年11月29日
    48.3K0
  • 什么样的员工将来会成为高管

    1 、结果导向——咬定功能,不看苦劳 “无论黑猫、白猫,抓得到老鼠就是好猫!”,无论苦干、巧干,出成绩的员工才会受到众人的肯定。企业重视的是你有多少“功”,而不是有多少“苦”。 1、 一开始就要想怎样把事情做成; 2、 办法永远要比问题多; 3、 聪明地工作而不仅仅是努力工作; 4、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 5、 把任务完成得超出预期。 2、 敬业——每天比…

    2018年1月21日
    3.6K0
  • 老牌手机大全 知道这些手机品牌会暴露你的年龄!

    老牌手机大全 知道这些手机品牌会暴露你的年龄! 80%的品牌都知道,感觉好亲切,那么你肯定至少80后。 相当年“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广告语仿佛又在耳边响起。 夏新 1997年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于同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随后2002年夏新手机曾实现8亿元单款手机盈利,05年其公司品牌估值高达70.62亿,同年,夏新邀请红极一时的“超级女声…

    2020年2月11日 互联网
    8.4K0
  • 华为是这样用人的:烧不死的鸟是凤凰,在自我批判中成长

    “烧不死的鸟是凤凰”是华为人对待委屈和挫折的态度和挑选干部的准则。

    2018年1月19日
    3.1K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